青马先锋——黄健:谦冲自牧,孜孜不懈

来源: 作者:发稿时间:2021-11-28浏览次数:257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保持热爱与努力,奔赴下一场山海

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

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国家级一等奖

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

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二等奖

正大杯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

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总决赛国家级三等奖

教育部2020年“读懂中国”活动最佳视频奖

第五届“策论中国”(2021)

50名优秀作品

浙江省第十七届“挑战杯”交通银行大学生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级一等奖

连续三年获浙江省政府奖学金

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

参与国创课题一项、省新苗课题两项

多次获得校研究与创新优秀奖学金

校志愿者行动先进个人称号

获评校“学子英才”、校三好学生

校优秀记者

……

揽明月九天,取巨鳌五洋

他努力刻苦,把梦想变成现实

他就是来自

我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183班的黄健

现已成功保研至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

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志之所向,无远弗届

“对于盲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都是逆风。”基于就业压力大、学历要求高的社会现实以及自身对学术研究的向往的考量,黄健明确了继续读研深造的目标。在选择保研院校方面,黄健从儿时的西部梦想讲起,表示想要丰富自己的人生履历,跳出东部地区的“舒适圈”。“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个纯粹理论的灌输,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优秀人格塑造与人文情怀培养。”在黄健看来,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独特的思路。而四川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实力强劲,其专业导师所开展的研究方向也与他研究生阶段想要探究的学术方向不谋而合。综合考虑后,黄健最终选择了四川大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思想政治教育方向。

“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在确定自己的目标后,黄健脚踏实地、砥砺前行。大一大二时,他着重培养了自身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竞赛能力,不断积淀自己。在大三确定保研目标后,他主动了解理想院校的相关政策和要求,并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为提高英语面试成绩,黄健对英语口语进行针对性锻炼;为能够充分展现学术潜力,他不断提升自身言语表达能力。最终,黄健成功保研四川大学,实现了在心仪学府继续深造的理想。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厚积,才能薄发;勤奋,才能闪光。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时,黄健指出应该对大学四年做好规划,并向处在不同阶段的同学提出一系列建议。大一要敢于尝试,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寻找自己的真正所爱。无论是加入社团、学生会,还是参与学科竞赛、课题撰写,这些尝试在黄健看来都是人生宝贵的财富。对大二的学生来说,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由于个人时间精力有限,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取舍,明确自己的目标。“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没有精诚专一的志向,就不会有明辨是非的智慧。到了大三则需要积淀自己,面对尝试与选择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应当采取行动弥补,方能更上一层楼。大四要有所得,仔细剖析深入考察自身能力,为未来做好充分准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科研能力的提升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黄健建议同学们要学会聆听讲座,听取各类讲座中的经验,多方面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黄健从大一的院课题出发,到大四最终结题国创项目,四年的科研生活让他一步步探索学习如何撰写出条理清晰、用词准确的项目文本。当然,黄健也强调科研项目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语言层面,还需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深入探究,丰厚其内在底蕴。以建党百年为契机,黄健与团队成员实地走访了百余位老共产党员,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提炼总结中国共产党百年以来的精神优势,在团队合作中提升自我归纳整合能力。黄健还带领“青行师旅”社会实践队用三年时间走进江浙沪地区20所民办高中,黄健与团队成员才真正意识到现实生活远比书本上的文字更加真实丰满。在进行学科竞赛的过程中,黄健体悟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位同学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要进行密切的沟通和合作,以应对突发状况;而小团队的负责人要积极进行统筹规划,以期构建一个“有团魂”的队伍,使项目高效有序地开展。“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所有的付出终将得到回报,三四月所做的事,八九月必有答案。

保持热爱,奔赴山海

因为热爱宣传工作,黄健在大一时毅然决然地选择加入浙江师范大学融媒体通讯社(校新闻中心)。在他看来,宣传工作是一个能够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向他人传达观点、展现创意的途径,这件事本身就是有意义的,也能让他拓宽眼界、结识益友。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这方面也具有相似性,无论是作为一名教师将其传播至青年一代,还是进入政府单位使之影响到身边的群众,都需要观点的明确表达和思想的有效传递,在这条道路上,黄健砥砺前行。他建议同学们在努力学习的同时,也需要寻找兴趣点,丰富课余生活,全方位多维度发展自我。

对于如何平衡学习和工作,黄健则建议按重要性与紧急性进行排序,区分重要且紧急、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四种情况。通过这种方式管理时间、科学安排时间,才能处理好学生工作与课业学习两方面的关系。将学生工作做到极致却忽视学习成绩的重要性,则是得不偿失的。既然选择,就需要付出更多时间与精力兼顾二者。而如果无法平衡好二者,则应该果断地选择舍其一,“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固执地坚持了不该坚持的”。选择取舍之前,应当深思熟虑,明确自己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如此方能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而不留遗憾。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黄健感怀林子赛老师、张晶书记等诸多老师给予他的帮助,老师们的学术素养、提供的宝贵机会以及温暖关怀,都让他受益匪浅,使他能在学习道路上稳步前行。挚友的陪伴与支持也是支撑他不断前行的重要因素,无论是科研道路还是保研道路,互相扶持、互相鼓励,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共同进步,在并肩奋斗中一起到达理想的彼岸。

“有得必有舍,有舍才有得。”这是黄健面对得失的态度,也是他一直坚守的座右铭。在黄健看来,自己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便是学会了选择,在抉择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真正适合并且想要的。哪怕自己的选择道阻且长,也坚定地认为行则将至。

学长寄语

整个大学生活就是由各种选择堆砌而成,回望四年,我觉得自己每一步都无悔的原因就在于最初立下了明确目标。这个目标支撑我在后续的一个个岔路口有定力、有把握地做出选择。从第一个选择开始决定梦想,用后续的一个个选择实现梦想。希望大家善择梦、勇逐梦、终圆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