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 “心海扬帆,六力筑行” 赤忱之心寻赤忱之人主题活动的通知

来源: 作者:发稿时间:2021-11-17浏览次数:300

各位同学:

为加强全校同学对红色人物的全面认识和对时代精神的保护传承,凝聚浙师学子的正确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分站结合五育教育理念和六力积极心理品质(“六力”积极心理品质详见附件一),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心海扬帆,六力筑行”赤忱之心寻赤忱之人主题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心海扬帆,六力筑行

二、活动时间

1.初赛:20211115日—1128

2.决赛:20211211

三、活动对象

浙江师范大学大一至大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四、举办单位

主办:共青团浙江师范大学委员会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

承办:浙江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站马克思主义学院分站

          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学生会心理部

五、活动报名

参赛选手以3-6人的团队形式参与报名,不限专业,不限学院,可跨年级,自由组队,一人仅限参与一支队伍。

报名表以团队为单位填写(报名表见附件二),并将报名表与初赛作品打包后以“学院+团队名称+学习对象(时期)”形式命名,于20211128日晚上2400前发送至邮箱:mayuanxlb@126.com

六、活动内容

本次活动分为初赛、决赛两个阶段。初赛为线上评比阶段,要求各参赛队伍选定一位学习对象,了解其生平,挖掘其“六力”积极心理品质,并将学习过程与收获反映在成果册中。决赛为线下展示阶段,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相关展示。按照初赛成果册的评选成绩由高到低选择8支队伍进入决赛。

七、活动具体流程

(一)初赛

1.材料内容

初赛材料主要以成果册的形式展示各小组学习过程与收获,作品要求原创、真实。材料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部分:

1)人物小传

各队伍可自行选择一位积极心理品质学习对象,了解人物生平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简单的生平介绍。人物选择范围包括:

革命时期人物:例如董存瑞、邱少云、方志敏、赵一曼等;

建设时期人物:例如邓小平、邓稼先、王进喜、焦裕禄等;

新时代人物:例如董明珠、吴敬琏、苏炳添、张桂梅等;

身边触动到你的人:同学、老师、家人、朋友等;

建党100周年之际,此次活动特地开辟了优秀党员人物通道:例如竺可桢、徐亚芬、颜曰春、郭口顺等。

(2)“六力”积极心理品质挖掘

    各小组通过学习榜样人物事迹,挖掘人物精神,体会“六力”积极心理品质的具体表现,并在成果册中按照一定顺序展现。

3)学习剪影

小组成员可通过观看影片、纪录片;搜索并阅读相关文章、采访报道;举行小组讨论、小组沙龙等方式对所选定的人物进行深度挖掘与学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通过采访本人或是与本人相关的人物,切身体会榜样的精神力量。在成果册中,各队伍需以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展现小组成员的学习内容与活动过程。

4)成员收获与启示

本部分主要体现小组成员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所获得的感触,以及对于自己未来生活处事的启示。

        2.材料形式

成果册要求采用图文形式,制作软件不限,可采用WordPPT、秀米等软件进行,确保最终以PDF格式上交即可。

3.初赛评选

分站将组织评委进行成果册的评审,择优选取八支队伍进入决赛。初赛结果将于2021121日晚上24:00之前在初赛qq群(725143314内公布。(成果册评分标准详见附件三)

(二)决赛

决赛包括观大写之人和绎青春“六力”两个环节。

1.第一环节——观大写之人

本环节为学习收获展示。各参赛队伍可选派1-4人上台展示,按照赛前抽签决定上场顺序,可结合ppt或视频进行宣讲,内容包括人物简单介绍、“六力”积极心理品质体现(重点)、成员收获等,要求内容积极,突出亮点。展示限时4分钟,330秒时,工作人员将举黄牌示意,4分钟时举红牌示意,超出时间将在本环节成绩上扣除1分。

本环节满分100分,由评委结合选手表现进行打分,得分将按照40%的比例计入最终决赛总分。

2.第二环节——绎青春“六力”

本环节为人物故事情景剧演绎。该环节形式不限,乐器演奏、歌唱、话剧、小品剧等皆可。参赛队伍需挖掘人物心理,用情景剧的方式再现榜样人物的典型事迹或者身边人物的温情小事,展现人物积极心理品质,传递正能量,有感染力,使观众和评委产生共情心理,切实体会到精神的具象化。

情景剧表演时长限5-8分钟。730秒时工作人员将举黄牌示意,8分钟时举红牌示意。时间不足5分钟或超时者将在本环节成绩上扣除1分。

本环节满分100分,由评委结合选手表现进行打分,得分将按照60%的比例计入最终决赛总分。

八、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4名,并视具体情况设优胜奖若干。

请参赛选手加入qq群(725143314),届时会在群内公布决赛晋级名单。未尽事宜请联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心理辅导分站潘琳婷(13105602056)、曹嘉雯(13362967206)。

 

附件一:浙江师范大学“六力积极心理品质”心理育人模式.docx

附件二:马克思主义学院“心海扬帆,六力筑行”赤忱之心寻赤忱之人主题活动报名表.docx

附件三:初赛成果册评分表.docx


浙江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站马克思主义学院分站

202111